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介绍 介绍

Anchor 崩盘启示录:20% 高收益背后的惊天骗局?

时间:2025-03-05 8人已围观

Anchor 币风险

Anchor Protocol,作为 Terra (LUNA) 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曾以其接近20%的稳定收益率吸引了大量用户。然而,其崩盘也成为了加密货币领域风险管理的重要案例。理解 Anchor 币的风险,对于投资者以及整个加密货币行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收益率的可持续性问题

Anchor Protocol 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提供的近 20% 的 APY(年化收益率),这对于稳定币存款而言极具诱惑力,远远超过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利率水平。然而,这一高收益率并非源于实际的经济活动或内生收益创造,而是高度依赖于补贴和 LUNA 的价格支撑。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Anchor Protocol 通过以下两种主要机制来维持其承诺的收益率水平:

  • 借贷利息: 用户可以将 bAsset(bonded asset,例如 bLUNA 或 bETH)作为抵押品,借入 UST(Terra 的算法稳定币)。借款人需支付利息,这些利息是 Anchor Protocol 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bAsset 代表了质押在 Terra 网络上的 LUNA 或其他 PoS (Proof-of-Stake) 资产的凭证,这些资产通过质押获得收益,并将部分收益分配给借款方。
  • Anchor Earn 储备金: 当借贷利息收入不足以支付存款人的收益时,Anchor Protocol 将动用 Anchor Earn 储备金来弥补差额。这部分储备金主要来源于 LUNA 的增发、Anchor Protocol 的运营收入以及可能的外部投资。储备金的存在旨在缓冲市场波动,并在短期内维持收益率,但其长期有效性取决于多种因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关键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借贷需求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存款的快速增长。这意味着借贷利息收入难以充分覆盖存款人的收益,导致 Anchor Protocol 不得不持续消耗其储备金来维持运营。高额补贴和不平衡的借贷关系加剧了资金压力。

这种依赖补贴的模式本质上是不可持续的。一旦储备金耗尽,或者 LUNA 的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储备金价值急剧缩水时,Anchor Protocol 承诺的高收益率将无法继续维持,极易引发用户信任危机和大规模挤兑风险。这种挤兑将对 UST 的价格稳定性和 Terra 生态系统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LUNA 的价格依赖性

Anchor Protocol 的命运与 LUNA 的价格紧密相连,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复杂关系。LUNA 不仅是 Anchor Earn 储备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协议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更是维持 UST 稳定性的至关重要的机制。Anchor Protocol 的健康运行高度依赖 LUNA 价格的稳定性和市场信心。

Terra 区块链采用双币机制,LUNA 和 UST 相互作用,试图维持 UST 与美元的锚定。LUNA 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收 UST 的价格波动,充当价格稳定的缓冲器。当 UST 的价格高于 1 美元时,Terra 协议会激励用户通过销毁 LUNA 来铸造 UST,这会增加 UST 的市场供应量,从而通过供需关系降低其价格,使其更接近目标价格 1 美元。

相反,当 UST 的价格低于 1 美元时,系统会采取相反的措施,激励用户销毁 UST 来铸造 LUNA。销毁 UST 会减少市场上的 UST 供应量,推动 UST 价格上涨,使其更接近 1 美元的锚定目标。这种通过调整两种代币供应量来维持锚定的机制是 Terra 区块链的核心设计理念。

然而,这一机制的设计虽然巧妙,但同时也存在着内在的风险和潜在的脆弱性。如果市场对 UST 的信任度显著下降,引发大规模的恐慌性抛售,大量用户同时抛售 UST,希望将其兑换为其他稳定资产或法定货币,系统需要大量销毁 UST 并铸造 LUNA 来应对这种抛售压力。这会导致 LUNA 的供应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对 LUNA 的价格造成巨大的下行压力。

一旦 LUNA 的价格开始下跌,并且跌幅超过市场容忍的阈值,就会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也被称为“死亡螺旋”。LUNA 价格的下跌会进一步削弱市场对 UST 稳定性的信心,引发更多的 UST 抛售行为,反过来又导致 LUNA 的价格加速下跌。这种循环不断重复,最终导致 LUNA 和 UST 的双双崩盘,不仅摧毁了 Anchor Protocol,也对整个加密货币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死亡螺旋的产生

Anchor Protocol 凭借其一度极具吸引力的高收益率,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涌入。这些用户中,相当一部分选择将 LUNA 代币作为抵押品存入 Anchor Protocol,以便借入算法稳定币 UST。这种机制在 LUNA 价格稳定上涨时运作良好,但当 LUNA 的价格开始出现下跌迹象时,情况开始急剧恶化,这些抵押品的价值也随之迅速下降。为了避免抵押品被强制清算,用户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增加抵押品,存入更多的 LUNA 以维持抵押率;二是偿还部分 UST 贷款,降低风险敞口。

然而,在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的情况下,鲜有人愿意购买 LUNA 或 UST,即使是低价购买也无人问津。这种市场情绪导致了大量的 LUNA 被恐慌性抛售,进一步加剧了 LUNA 的价格下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与此同时,由于 Anchor Protocol 的收益率不再具有吸引力,加之用户对系统稳定性的担忧日益加剧,大量用户开始从 Anchor Protocol 中提取 UST。这导致 UST 的供应量急剧增加,远超市场需求,进一步压低了 UST 的价格。

面对市场上大量涌现的 UST 抛售压力,Terra 系统试图通过其内置的稳定机制来维持 UST 的价格稳定。该机制的核心在于通过铸造新的 LUNA 代币来吸收 UST 的价格波动,即用户可以用 1 美元的 UST 兑换价值 1 美元的 LUNA。然而,面对前所未有的抛售压力,Terra 系统不得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铸造 LUNA。这使得 LUNA 的供应量呈指数级增长,迅速稀释了原有 LUNA 的价值,导致其价格暴跌,从高点几乎归零,这就是所谓的“死亡螺旋”。

在这个过程中,Anchor Protocol 不仅没有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反而成为了死亡螺旋的加速器。它对 LUNA 价格的依赖性,以及其用户行为与 LUNA 价格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其在 LUNA 价格下跌时,加剧了 LUNA 的抛售压力。这意味着,Anchor Protocol 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既依赖于 LUNA 的价格支撑,同时也加剧了 LUNA 的价格下跌,最终加速了整个 Terra 生态系统的崩盘。

缺乏风险管理

Anchor Protocol 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显著的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加速了其最终的崩溃。缺乏审慎的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使其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显得异常脆弱。

  • 对收益率可持续性的忽视: Anchor Protocol 为了吸引用户,采用了极具吸引力的高收益率策略。然而,这种高收益率并非来自协议本身的内生增长,而是过度依赖外部资金补贴。这种补贴模式本质上是不可持续的,一旦补贴资金耗尽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高收益率将无法维持。协议管理者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也未能制定有效的替代方案来确保收益率的长期可持续性。
  • 对 LUNA 价格风险的低估: Anchor Protocol 与 LUNA 的价格紧密相关。LUNA 作为 Terra 公链的原生代币,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 Anchor Protocol 的稳定性和偿付能力。Anchor Protocol 严重低估了 LUNA 价格大幅下跌的潜在风险,未充分考虑到市场情绪、监管政策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可能对 LUNA 价格造成的负面冲击。更重要的是,协议缺乏针对 LUNA 价格下跌的风险缓解措施,导致在 LUNA 价格暴跌时,Anchor Protocol 无法有效应对,最终陷入困境。
  • 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Anchor Protocol 在设计上存在固有的脆弱性,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来防止所谓的“死亡螺旋”发生。当 LUNA 价格下跌时,用户为了避免损失,会大量抛售 UST(TerraUSD,Anchor Protocol 的稳定币),导致 UST 出现脱锚。为了维持 UST 的价格,协议会抛售 LUNA 进行回购,但这也进一步加剧了 LUNA 的下跌压力。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 LUNA 和 UST 双双崩溃,Anchor Protocol 也因此无法幸免。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应该包括动态调整收益率、设置抵押品比率、以及建立紧急情况下的流动性储备等措施,然而 Anchor Protocol 在这方面的缺失是致命的。

上述风险管理的严重不足,暴露了 Anchor Protocol 在设计和运营上的根本性缺陷。这些缺陷相互作用,最终引发了灾难性的崩盘,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并对整个 DeFi 领域产生了负面影响。对 Anchor Protocol 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其他 DeFi 项目吸取教训,加强风险管理,从而构建更稳健和可持续的去中心化金融生态系统。

监管套利

加密货币领域,特别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常常面临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Anchor Protocol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运作,得以提供远高于传统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这种利用不同司法辖区或行业间监管差异来获取收益的行为,被称为监管套利。Anchor Protocol 通过监管套利获取高收益的同时,也承担了相应的风险,这使得它区别于受严格监管的传统金融机构。

在传统金融领域,为保障储户利益和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类似的金融平台会受到更严格的监管。例如,存款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储户在银行倒闭时的存款安全,而资本充足率要求则确保银行拥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潜在的损失。这些监管措施显著降低了存款人的风险,但也限制了金融机构追求高收益的能力。

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Anchor Protocol 缺乏类似的监管措施,例如强制性的存款保险或资本充足率要求。这使其能够进行风险更高的投资和策略,从而追求更高的回报。然而,这也意味着 Anchor Protocol 对市场波动、协议漏洞以及其他潜在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用户在使用 Anchor Protocol 及其类似平台时,必须充分了解并意识到这些风险。

Anchor Protocol 的崩盘是加密货币领域风险管理的惨痛教训。它提醒我们,即使是看似稳健的协议也可能存在隐藏的风险。投资者在参与加密货币项目时,必须保持警惕,充分了解项目的运作机制和风险因素,并做好风险管理。对于项目方而言,则需要更加重视风险控制,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